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侵占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行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56 浏览:111929
论文导读:以2005年股改正式启动至今,已有四分之三的股改限售股成功解禁而进入流通,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开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方式也随之变化。股改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获利渠道变得更加多样而复杂化,由股改前单一以公司内部转移收益,转变为以外部获取资本利得与以内部转移收益两者问的权衡,若继续股改前单纯的“掏空”行为可能让大股
摘要:我国以2005年股改正式启动至今,已有四分之三的股改限售股成功解禁而进入流通,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开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方式也随之变化。股改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获利渠道变得更加多样而复杂化,由股改前单一以公司内部转移收益,转变为以外部获取资本利得与以内部转移收益两者问的权衡,若继续股改前单纯的“掏空”行为可能让大股东得不偿失,所以,大股东将综合运用“掏空”行为,“支撑”行为和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并分为多个阶段进行,以期获得最大收益。本论文在借鉴了前人有关“掏空”行为成本模型、最优减持模型和整体决策模型后,构建了适合本论文控股股东行为决策的浅析模型,通过特有的三阶段行为决策并进行逆向浅析,得到有关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减持行为和“支撑”行为的影响因素。针对我国沪深两市完成股改的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并剔除2005-2012年间被实施特殊处理的公司,得到了1109个样本,以控股股东减持比例和“支撑”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市净率、初始持股水平、制约权私有收益乘数等作为解释变量,行业属性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是否为国有背景性质作为制约变量,进行实证回归,得出,控股股东最优减持比例与上市公司市净率、减持前持股比例、外部法制环境和上市公司股改后所有者权益正相关,与上市公司制约人两权分离度、股权集中度和资产注入规模负相关。同时,控股股东最优“支撑”比例与公司注入资产获得的增持股份比例正相关,而其与市净率和股改后持股比例的联系,由于对市场强有效性的前提设置而无法得出确切的结果。最后结合全文的探讨浅析,在探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公司治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建立有效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系统;革新监管方式,规范大股东行为的各项引导和监管的对策和倡议。关键词:全流通论文控股股东论文侵占论文掏空论文支撑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7
Abstract7-10
第一章 导论10-16

1.1 探讨背景10-12

1.1 股权分置革新与全流通10-11

1.2 资本市场资产注入的政策性支持11

1.3 大股东减持条件成熟11-12

1.2 探讨目的和作用12-13

1.3 探讨策略与框架13-14

1.3.1 探讨策略13

1.3.2 探讨框架13-14

1.4 本论文特点与革新点14-16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6

2.1 基础论述16-17

2.

1.1 产权论述16

2.

1.2 委托论述16-17

2.2 大股东与公司治理17-26

2.1 国外探讨综述17-21

2.2 国内探讨综述21-26

第三章 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的机理和特点26-28

3.1 全流通条件下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26-27

3.2 股权分置革新使大股东的获利渠道与方式发生转变27-28

第四章 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效用最大化模型28-44

4.1 本论文模型的借鉴基础28-36

4.

1.1 “掏空”行为成本模型28-30

4.

1.2 最优减持模型30-32

4.

1.3 整体决策模型32-36

4.2 对上面陈述的借鉴基础模型的评述36-37

4.3 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效用最大化模型37-44

4.

3.1 模型基本框架37-44

第五章 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实证探讨44-54

5.1 探讨假设44-45

5.

1.1 减持动因假设44-45

5.

1.2 “支撑”动因假设45

5.2 样本与数据45-46

5.3 变量定义46-48

5.

3.1 被解释变量46

5.

3.2 解释变量46-48

5.

3.3 制约变量48

5.4 实证结果与浅析48-54
5.

4.1 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探讨模型48-51

5.

4.2 控股股东“支撑”行为探讨模型51-54

第六章 改善上市大股东行为的对策和倡议54-58

6.1 加强公司治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54-55

6.

1.1 改善股权结构,弱化股权集中度54

6.

1.2 强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54-55

6.2 建立有效的外部法制系统55-56
6.

2.1 推行股东“实质平等”原则55

6.

2.2 改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55-56

6.3 革新监管方式,规范大股东行为56-58
6.

3.1 端正监管目标,重视投资者利益保护56

6.

3.2 转变监管方式,加强事前监管56-57

6.

3.3 改善信息披露制度,营建规范透明环境57-58

第七章 本论文探讨的局限性和展望58-60
参考文献60-65
后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