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些深思中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28 浏览:12574
论文导读: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经过日积月累,这种差异就会导致学生素质的差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技能得到充分训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转变教学观念美国的西尔伯曼教授曾探讨过教师角色转变的内涵及基础。他认为,课堂教学的转型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班级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越来越呼唤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经历了一节物理课,学生收获了哪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有的课能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经过日积月累,这种差异就会导致学生素质的差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技能得到充分训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

美国的西尔伯曼教授曾探讨过教师角色转变的内涵及基础。他认为,课堂教学的转型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班级氛围的变革,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就物理教学而言,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考虑物理学的特点。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区别,在应用物理知识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的作用应从“传授者”向“引领者”转变,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物理思想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而引起的学习思维障碍,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如:在学习《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前,可拿出一块旧牙膏片问:“同学们,你们猜这小片金属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两种意见都有,教师用演示引导探究:一小片直接放入水中沉下;把另一小片折成一个空心船形后,再轻轻放在水面没沉而浮在水面。“奇怪,什么原因,一片会沉入水底,另一片却浮起来了呢?”同学们分组讨论猜测,学生有各种假设:(1)小片变轻啦!(2)小片浮力变大啦!如何证明大家的假设正确与否?这样,就不难使学生产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不能仅看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可能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猜想,提高了学生探究《物体浮力大小等于什么》这个问题的积极性。整个过程不断闪现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这种由学生主动引发的问题对思维造成的冲击远比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实验结果要强烈的多。表面上只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实际上体现出了教育者头教育观念的改变:积极创造出一种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畅谈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而招致别人嘲笑,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得到重视,因为教师正要努力挖掘学生头脑中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充分地利用它们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是由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优化其中的每个环节,教师应在课前要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吃透教材,努力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思路,找准重点难点,设计好突破方法,同时要分析学生的的心理、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性格特征等具体情况。

(一)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引入新课之前,可以通过创设精彩的物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对这节课产生强烈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一开始就集中精力投入到这节课中。
如:“浮沉条件”一课的引入,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在盛有一定密度的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浮于液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沉入杯底;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迸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于液面。以上情境使学生看到,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一样,而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情况又不相同,物体的浮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求知,能更有效地调节、帮助学生认知,还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促进学生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巧设问题,为难点铺设台阶

物理上有许多知识或问题涉及的思维层次高,同时很抽象,使学生理解或解决时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有关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阶梯式问题,把难点分散在每个台阶式问题之中,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从而突破难点。
如:在讲《凸透镜成像》时学生很难猜想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把凸透镜靠近课本观察像以及把凸透镜对着远处的景物观察像,问:两种像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想可能与物距有关)这时,再让他们把两种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到书前,使物距相同,观察像有什么不同?原因又是什么?(有的学生猜想可能和焦距有关)有了这两步,为之后的学生探究实验能从整体上把握规律打下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也激发学生探究的,提高了实验探究效果。

三、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差异

学习“积极情感”的保护永远比知识性训练更重要,十只手指有长短,但缺一不可。大自然既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柔嫩的小草。如何处理好“关注个体,面向全体”,让差异灵动,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施展才华的平台上,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及自身的价值,这可令他们的心情愉悦,积极进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更充满自信和动力。当后进生在课堂上答错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加以否定,可以从侧面引导他重新思考,引导他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如:讲液化时,笔者用镜子盖在正冒气的热水杯上,发现镜子上有很多小水珠,请一位差生回答:“这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他肯定答不出,此时教师不换别的同学,而是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眼神引导,“热水和镜子哪个温度高?”他很肯定地回答:“热水温度高。”此时及时肯定“很好。”接着再问“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镜子是吸热还是放热?”他回答:“放热”;再问“这镜子上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还是汽化现象?”若发现他迟疑,马上引导他看黑板上物态变化框图,他马上能回答是:“液化。”美国作家爱墨说过:论文导读: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试想,要是当后进生答错或答不出,教师不理不睬,直接问其他人,这个学生下次还会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吗?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而且也要求教师大胆探索,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如果说“学无止境”,那么教师的教学也是“教无止境”,同样的教科书,同样的内容,教过十几遍后,也不能说教得很完美,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和追求。
[参 考 文 献]
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廖伯琴.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吴进国.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