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抓手以集聚进展为抓手打造服务经济高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50 浏览:20696
论文导读:
关键词:集聚发展服务经济高地
摘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中集约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服务经济规模、增强服务经济功能的重要途径。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中集约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服务经济规模、增强服务经济功能的重要途径。以昆山花桥为代表的商务区、以环金鸡湖景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休闲区、以张家港保税物流园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集聚区和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市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场等已成为苏州集聚区发展的名片。

一、苏州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全省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工作以来,全市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文化休闲旅游区、大型专业市场等7种形态,共有省、市两级服务业集聚区70家,其中省级19家,占全省的1/5。集聚区集聚和引领发展的功能得到了较好体现,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上半年,全市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入区企业7万多个,实现营业收入2800多亿元,上交利税120多亿元,累计就业人数75万人。与2007年授牌时相比,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数量翻了一番,营业收入、利税、入驻企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速均超过45%。集聚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吸纳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市服务业的1/3和1/4。
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近一半在开发区内,开发区雄厚的制造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部分开发区从原来单一的工业园转向工业与服务业并进发展,科技、研发、物流、营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降低了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服务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集聚区自身转型升级步伐也不断加快,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类等集聚区从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近50%,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苏州制造正向苏州创造转变,世界工厂正走向世界办公室转变。
三是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各集聚区围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培训平台和统计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了对区内企业的服务水平。依托常熟大学科技园、国科数据中心等平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扶持融合通信、云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塑造云计算产业品牌。全面激发品牌集聚效应,快速增强区内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实现以科技为引领的二次创业。
四是存量资产不断盘活。积极引导地方依托城市存量资产,结合老城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和城市功能提升,利用存量土地和厂房,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等一批利用老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楼宇经济效应凸现,在有限土地和空间实现高密度、高集聚、高产出、高效益发展的同时,有力拓展了城市服务功能。

二、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做法

在“十一五”初期,苏州就编制了服务业布局规划,提出要构建“1516”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即形成1个服务业高地、构建5条服务业发展轴带、打造16个服务业功能集聚区。苏州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目标,确定集聚区发展方向。结合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和城市定位等,统筹安排服务业集聚区的整体布局,因地制宜规范每个集聚区的目标定位、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根据集聚区发展的成熟度分类推进,全面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选择花桥商务城等产业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型集聚区,打造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通过规划引导,促使相关资源要素在集聚区内集中,降低入区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发展的便利性,促进产业链集聚发展。细分产业导向、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强化发展支撑,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发展之路。
(二)整合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服务业集聚区内涵丰富,涉及金融、物流、文旅、商务等多个领域。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把国家、省和市里正在执行的有关产业政策进行梳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同时加强服务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分析和研判,在集聚区土地、认定、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实施意见,逐步完善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专项扶持政策。将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成业态集聚、生态协调、具有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业产业功能区。鼓励做强做大、做精做优,形成推进集聚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营造环境,加大载体创新支持力度。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发展特色,力争以最优载体抢最好的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不断完善集聚区文化教育、金融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集聚区功能要素支撑体系,催动培育现代服务业创新集聚,为企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立足苏州软件园、苏州科技城等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意设计、数字动漫等新兴服务业,培育知名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对业态先进、单体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集聚区项目,在土地规划、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苏州将把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的重要抓手,坚持规模扩张与质态提升并重,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我市服务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体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一)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创新发展机制。健全各类集聚区管理和联席制度,建立完善集聚区培育发展、认定授牌、考核评估、政策激励等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集聚区管理水平。开展集聚区培育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集聚区认定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逐步提升集聚区层次和水平,加大培育和引导力度,对一批发展基础好、辐射面宽、带动性强的集聚区优先推荐为省级服务业示范区。加大考核评估力度,定期跟踪集聚区发展情况,年底组织考核评估,对进展快、发展好、示范性强的集聚区予以通报表扬,对不符合条件的集聚区给予摘牌警告,确保集聚区发展质量。
(二)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构筑发展优势。把项论文导读:”期间,各类集聚区将重点推进6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规模达到2755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占全市的33.5%和43.7%。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总部经济等高端领域的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按照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特点,重点引进总部型服务业龙头企业,鼓励国泰集团、金螳螂等本土服务业知名企业做强做优,积极吸
目和企业作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服务业集聚区项目策划,“十二五”期间,各类集聚区将重点推进6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规模达到2755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占全市的33.5%和43.7%。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总部经济等高端领域的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按照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特点,重点引进总部型服务业龙头企业,鼓励国泰集团、金螳螂等本土服务业知名企业做强做优,积极吸引类型相似、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入驻,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和整体效益。
(三)以载体建设为重点,提升发展水平。公共服务平台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基础,也是政府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继续引导各类集聚区着力建设和完善科技、旅游、物流、社区、信用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集聚区整合资源和集约发展的能力,促进资金、项目、信息等要素,以及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积极引导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进一步优化集聚区发展软环境,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实现产业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四)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强化智力支撑。以服务业人才计划为引智导向,加强专业人才吸引力度。一方面是引进人才,依托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和“姑苏人才计划”,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科技研发、创意设计、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等急需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目前,我市共有8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其中服务业领域的人才大多数集中在各服务业集聚区中,这些高端人才的引进将进一步带动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另一方面是培养人才,加强集聚区人才培训,鼓励集聚区、服务业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的“点对点”订单式教育和培训协作关系,建立人才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