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还原找准“还原”切入点,让“还原”在阅读教学中飞扬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65 浏览:26348
论文导读: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之道全部的奥秘就在‘还原’二字上,作为生活、生命符合的语言,你在学习它、掌握它、顺应它、同化它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个还原的过程。”阅读教学还原就是透过语言文字,把文章还原成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感的、方法的等等生态的内容,从中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的训练。

一、诵读重点语段还原——熏陶语言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读书百遍,其景也自现。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读写点破是阅读还原的关键;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感情等原生态内容的再现,一定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文章的思想感情等原生态内容一般蕴涵在重点语段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段多给学生诵读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7ctime.com
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想象,读出其中深层的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例如:我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首先我从课文结尾的这段话人手,“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让学生读完这段话后,引导学生针对这段话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后,我并不给予及时的解答,而是转而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读完课文后,一些简单的问题很轻松地就解决了。接着,我又以学生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由,引导学生第二次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二至四自然段来读。学生找出语句回答完问题后,我又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对话朗读,进行朗读竞赛等,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多读,这样文字后面的情景便水到渠成、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深的简单文字还原——品味文本意境

把文章读通顺、流利后,就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来细细品读、斟酌。语文是以文字、言语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所以斟酌文字、言语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性。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而对词句的品味常常又是和品读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桥》时,就让学生细细品读关于描写大雨的句子,学生通过“像泼、像倒,”“洪水在路面上跳舞”等词句感受到雨之大,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朗读就有感情可言了。在感受老汉的精神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老汉的动作、语言来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汉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老汉等待他儿子的那段描写,我引导学生反复地品读,在读中感悟老汉的高大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学生通过品读,理解了老汉作为一个员的职责所在,不是他不爱儿子,而是他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利益为大,在这生死关头,绝不能徇私情,因为他是人民的靠山,是一座生命之桥。

三、链接生活体验还原——感悟人文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应“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晤和思考……”。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新课标改革要求建立“大语文观”,词语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之水”。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才能深得文章旨趣。联系生活,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利用学生生活中有过的经历和体验,打通了词语和生活相联系的通道,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和情感,使词语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应,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词语。我执教《清澈的湖水》第1自然段是这样处理的:
1 让孩子们想象,如果在这么清、这么静的湖水里划进一条小船,湖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波浪、波纹)
2 让学生联系生活比较波浪和波纹的区别。
3 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的船头画上波浪,在船尾处画波纹。
4 从水面上这样的情景,引到课文的第1自然段。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联系。”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才能深得文章旨趣。

四、借助具体形象还原——身临画面境界

形象直观的材料,极易勾起学生的表象、造境。让学生根据形象的画面、声音、实物模型等材料,借助想象的翅膀,重新构想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就是把学生大脑存储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的过程。它体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程度。这里,选用一些具有新奇特征的内容,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1 课本插图想象
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教学中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得以诱发。
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的插图,通过多幅插图,展示了整个故事的经过。教学时,可指导他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假如你就是那只正在找妈妈的蝌蚪,你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什么,遇到了乌龟,鲤鱼,你会怎么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想象,增强他们形象的思维能力,和情境的再现力。
2 多媒体手段再现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教师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帮助学生还原语言文字描写的情境。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封”和“浸”时,多媒体是还原的最好方法,无需教师的讲解,学生一看并明白作者描写的小兴安岭的枝叶茂密的特点和雾大、浓的特点。
只有“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还原常态的阅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阳市莒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