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张家界张家界阳戏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91 浏览:31862
论文导读:,一句唱词分为上下两腔句演唱;正宫二流、正宫三流均为夹句式,或十字句七字句。第二,唱词的尾部“转音换辙”。其方法是在结束前加“啊”、“呀”、“哪”之类的叹词。第三,“金线吊葫芦”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俗称“金线吊葫芦”,在全国各类剧种中绝无仅有。这种真假嗓的巧妙结合和运用,既体现
摘要:张家界阳戏作为戏曲与土家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积淀了戏曲和楚湘文化许多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凝聚了历代艺人和文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大庸阳戏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特殊的唱腔艺术跻身于中华民族戏剧之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庸;阳戏;傩戏;艺术特征
1005—5312(2012)27—0180—01

一、张家界阳戏概述

张家界阳戏首先是一种阳戏,而阳戏本身是傩戏的一种,傩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由于各地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其中阳戏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湖南地区的阳戏所唱腔调大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这些符合张家界阳戏的基本概况。
早期的阳戏主要活跃在山间田野,虽在清末民初进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动大都还是季节性的,班社也多是临时组合,艺人是半农半艺、半工半艺,演出场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庙台、堂屋。新中国成立后,张家界阳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于1956年成立张家界阳戏专业剧团。著名戏剧家张庚称其为“三湘一绝,五溪奇葩”,是湖南戏曲中别具风采的艺术之花。湘剧、花鼓、祁剧,还有张家界阳戏,被湖南省文化厅列为湖南四大地方戏。2005年张家界阳戏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张家界阳戏的艺术特点

(一)唱腔
张家界阳戏的唱腔独具风味,别有情趣。张家界阳戏主要有正调和小调之分。
正调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正宫调的板式变化。正宫一流为十字句或七字句单句式,一句唱词分为上下两腔句演唱;正宫二流、正宫三流均为夹句式,或十字句七字句。第二,唱词的尾部“转音换辙”。其方法是在结束前加“啊”、“呀”、“哪”之类的叹词。第三,“金线吊葫芦”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俗称“金线吊葫芦”,在全国各类剧种中绝无仅有。这种真假嗓的巧妙结合和运用,既体现了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又展示了张家界阳戏唱腔的独特风格,韵味无穷。小调的演唱方法大部分保留原始民歌的特点。
张家界阳戏唱词主要采用张家界本土话,其特点平仄音分明,儿化韵较多,语感亲切。民众性、大众化、浓郁的人情味是张家界阳戏的主要特征,土家人在生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哼唱几句,同时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地方韵味造就了张家界阳戏。
(二)乐队
传统的张家界阳戏其主奏乐器是大筒,当地称瓮琴,有时还用“小胡”(类似京胡),当地称“琴”。在乐队中二者一般都演奏主旋律,称之为“跟腔”,也有的剧目配有专门的伴奏谱,称之为“托腔”。乐队成员为一般2—3人,除了大胡与小胡之外还演奏一些打击乐器,大锣是必不可少的,当地称之为“土锣”,还有鼓、钹等打击乐器。从这点上看,张家界阳戏于湖南花鼓戏的乐队模式相近。1956年张家界市政府成立张家界阳戏剧团,之后其乐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引进了唢呐、扬琴、二胡、三弦、笛子、革胡等等一些民族乐器和一些民族打击乐器,为张家界阳戏的艺术魅力增色不少。
(三)表演
张家界阳戏剧目的题材大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其表演艺术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十分鲜明。表演技艺中,不少是来自民间歌舞的身段和语汇,还有直接采用花灯的各类扇子、手巾表演技艺,以及花灯的手法,步法身段组合和场面调度。另外,也有不少来自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某些生活、劳动动作的艺术提炼,如捡田螺、舞板凳龙等。并且还向弹戏、辰河高腔等周边剧种学习借鉴了口条、水袖、武打等功夫。

三、张家界阳戏的发展

张家界阳戏经几百年的锤炼和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很多民族传统艺术一样,张家界阳戏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当代年轻人不接近、不接受阳戏,更不愿当阳戏人,张家界阳戏唯一的一个专业表演团体生存和温饱都存在严重问题,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虽说张家界的街头巷尾还时常能见到阳戏的身影,但观众已不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固守在那里的唯有那些跟随着张家界阳戏一同长大的老人们。湮灭,似乎会成为必然,那样不但是地域文化的悲哀,更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张家界阳戏是张家界当地社会历史变迁和人们繁衍生息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民族团结认同的纽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重视张家界阳戏,发扬张家界阳戏,不仅能够服务于张家界的旅游事业,服务于张家界人民,服务于社会,更重要的是传承民族文化之魂。让张家界阳戏置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是每一个张家界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大庸市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陈素蛾.论张家界阳戏的挖掘及现展,怀化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