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审视审视影响课堂效率若干因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67 浏览:21168
论文导读:

一、目标错位

学校经常利用大循环来培养青年教师,在不同的学段当中,有些教师不自觉地混淆了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的目标设置。

1.目标一贯

一位教师在执教第三学段第一课时,在课文朗读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练习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教师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很显然,这位教师是把第一学段的目标连贯到了第三学段。这样的要求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具体、有针对性,能细致地指导学生完成朗读训练,但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这位教师明显忽视了预习这个环节。专家指出,预习是一种铺垫,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基础。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课堂开始,便可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朗读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正音指导,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效率。

2.盲目信任

同样是执教第三学段第一课时,另一位教师“大胆放手” :同学们,通过预习,大家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还有同学在朗读方面有问题吗?教师环顾四周,没有学生发言。便说:“看样子大家都没有问题了,我们接着来看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检查朗读,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居然被老师轻飘飘的一句话打发过去了。都会读了吗?没有任何问题了吗?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下课时现场调研了几位学生的朗读,发现有的学生能正确朗读,但是不能做到流畅;有的学生朗读磕磕碰碰,明显不熟练;有的学生课文中还有不认识的生字。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学生的预习没有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检查朗读,帮学生正音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盲目信任学生所谓的“都会”,实践出真知,我们还要从实实在在的检查中得到真实的信息,指导每一位学生完成既定任务。

二、繁琐对话

一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青蛙看海》一文时,就青蛙和苍鹰、松鼠的对话提出了以下问题:“青蛙想登上高山,难不难?”“除了山高,还有其他原因吗?”“青蛙失去信心,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他怎么做,才能看到大海?”“松鼠是怎么说的?”“青蛙是怎么上台阶的?”“在登山的过程中是怎样的?”“爬上山顶,青蛙会对松鼠说什么?” 结果原本生动有趣的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一则精美的寓言故事被教师的问题肢解得面目全非,学生被剥夺了自我朗读、表演、鉴赏的权利。这样的课堂何谈高效呢?特级教师林春曹在《美,静静地发生》一文中指出:要静静地会文,静静地批注,静静地倾听。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也说:“课堂需要安静,表面的浮华不利于师生的深度交流。”所以,多一点读书思考,少一点讲解分析,才能消除学生阅读中的浮躁,才能熏陶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品质。

三、虚假认知

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一课的最后,教师抛出了本课的主要问题“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一学生站起来回答:“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哲理性的回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一下子把这个完美的答案准确地回答出来,这恐怕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执教老师却顺水推舟:“那么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事例吗?”学生从苹果疏果、棉花掐枝等方面进行了叙述。课堂看似顺风顺水,学生看似掌握了课文内涵,实际如何呢?课后调查得知,答案是学生从课外辅导书上直接复制而来的,他的认知是外物强加的,是标准答案代替了他的思考!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思维训练专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即使能够完全掌握过去的全部知识,但对未来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就要有思维。作为教师,我们能忽视这种为了迎合表扬的虚假的认知,能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指出:“找到答案不是目的。目的是以问促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单纯为了找到答案还不容易?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老师一讲就得了。但这样一说,哪里还有大面积训练可言?是啊,笔者认为,不把标准答案作为唯一答案,是拒绝学生复制课外书的不二法宝。“剪枝的学问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和自己的思考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如“把无用的枝条剪掉了,就可以结出更多的果子。”“把无用的东西去掉,可以得到更多有用的东西”等,这样持之以恒地拒绝标准答案的训练,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思考,体现他们对于课文真实的认知,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