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出口贸易以我国出口贸易产品与地区结构变化看出口市场转移替代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96 浏览:16330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选取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的21类产品数据,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地区及产品结构差异并得出有益的启示:一是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优化,初级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逐年降低,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凝结较多资本与技术的机电产品的比重同样逐年上升。二是我国出口地区结构正在优化,出口市场扩大化,各地区所占出口份额有均化发展的趋势。三是发生贸易摩擦时寻求替代市场以保证贸易安全是可行的,不仅要与主要贸易国家维持稳定的贸易关系,同时要重视有潜力的市场的开拓与良好贸易伙伴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出口贸易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产品结构市场替代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7ctime.com
一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亚洲国家飞速发展,在此期间我国产品输出的70%的份额正集中在亚洲地区。依靠对本地区市场的熟悉,我国出口快速上升。90年代初至中期,由于出口商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初级工业制成品和缺乏稳定出口对象的杂项产品方面,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显现。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虽有所优化,但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水平依然较低,出口贸易仍旧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低水平的商品结构大大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展。
现有文献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研究正是由这个现实出发而较多地集中在出口结构方面,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产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刘重力(2000)通过分析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及国际比较,以及我国产品出口竞争态势,提出了优化出口结构促进贸易增长的对策建议。李磊(2000)用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关系来考察出口结构与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动关系。王广宇(2000)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主体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商品结构与市场结构等问题,以寻找对我国出口贸易有益的启示。向锦、康赞亮(2006),陈春燕、陈红蕾(2010)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的影响力指数及合理度指数来研究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及其优化。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有待调整,但对外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由1981年的440.22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29729.2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1981年的220.07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15778.24亿美元,增加了七千多个百分点。自1984年以来,除了1998年进出口贸易同比增幅为负值外,其他年份均为正增长,2004年更是出现了历史最高增幅(35.4%)。随着中国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中国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出现了21世纪以来第一个负值。2009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降1

3.9%,其中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6%。贸易安全已经是我国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把视角主要放在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分布上,将从宏观的角度使用总量性指标及结构性指标来分析我国出口贸易总体情况,找出各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寻求出口市场替代的可能性,并且选取两大主要出口类别,借助MAPINFO软件进行出口地区结构的深入分析,找寻贸易摩擦、国际争端下的替代市场。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剖析

1.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变化

本文将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定义为: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分布情况。这一指标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出口贸易的客体市场结构和前景。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001~2010年,我国的总出口额以及对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出口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见图1)。2010年,我国的出口总额达到15777.54亿美元,与2001年的2661.15亿美元相比增加了435个百分点。亚洲一直以来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对其出口占我国产品出口的46%~54%。2006年,欧洲超过北美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到2010年底,我国出口市场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欧洲、北美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8.29%。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各大洲的出口贸易总额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考虑各地区所占比重,结果将是更全面的(图2)。2001~2010年间,亚洲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有所减弱,其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53.09%下降为20100年的46.39%。同样有下降趋势的还有北美洲。欧洲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其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到2008年底已达到24%。此外,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出口市场较小,但其所占比重正小幅波动上升。
本文所涉及数据来源为国研网对外贸易数据库。

2.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基本情况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共9类,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①。借鉴并对照SITC及我国出口海关代码类别,本文将我国21类出口产品归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②,同时将第十六、十七、十八三类凝结较多资本和技术的产品归为机电产品,与初级产品、和全部工业制成品分析比较。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较低且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较高,到2010年底,工业制成品已占总出口额的95.06%,。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代表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由表1中可以看出,机电产品占据工业制成品的半壁江山且在工业制成品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10年底,机电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份额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5

6.28%。

三、我国外贸出口产品及地区结构动态变化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贸易经历了质与量的飞跃。在出口贸易地区结构上,亚洲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有所减弱,同样有下降趋势的还有北美洲;欧洲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其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新兴市场中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正逐年小幅开拓。为进一步研究各类别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情况,找出近年来各类产品论文导读:
的主要出口国及有潜力的国家和地区,以在遭遇政治冲突或贸易壁垒时,寻求替代市场,维持贸易顺差。由表2及表3,可清楚地看到2001年、2005年、2008年,我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及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对外出口各大洲的分布情况及世界范围内排名前五的市场主体及其所占的份额。
在出口产品中,不管是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中的机电产品,亚洲历来是我国无可取代的最大的出口市场。这得益于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本洲的地缘优势。在总量优势面前,一些质的变化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初级产品在亚洲的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而工业制成品,特别是其中的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正逐年下降。这可能与亚洲几个主要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关,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三大国家一直是我国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占了我国出口世界总额的37%~46%。尽管这三大国家仍是我国初级产品的前五大出口国,但其比例已有所下降,而亚洲其他国家对我国初级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大。对于工业制成品及其中的机电产品,出口韩国的比重有小幅上升,而出口日本的比重明显下降,这与出口亚洲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
2007年,欧洲超过北美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口地区到2008年,其所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4%。其中初级产品的比重八年间下降了29.85%,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上升了22.43%,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的比重上升了2

1.99%。在各大类产品的前五位出口市场中德国、荷兰、比利时占据一席之地。

2008年,北美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出口地区。从2005年到2008年,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及工业制成品中的机电产品在北美洲的出口份额锐减,后两者的份额已不足0.005%。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依然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国,但其所占比重在2008年有明显的下降,在初级产品的出口市场中已退出前五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加拿大、比利时和格陵兰。在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前五位市场中也出现了加拿大。
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所占出口份额较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小。近年来我国各类产品出口到拉丁美洲的份额减小。初级产品出口到非洲的份额减小,而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工业制成品中的机电产品的份额增加。2001~200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到非洲的份额增加了47.14%,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加了77.91%。对大洋洲而言,其所占我国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增加,而占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的出口份额减少。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美、日、韩、德四国历来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到2008年为止,他们依然基本占据我国各大类产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但各自所占份额各年间呈动态变化。同时,在前五位出口贸易伙伴中也出现了新进榜的国家,如加拿大、比利时、格陵兰等,重视并维护与这些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对我国的贸易安全至关重要。新兴市场的培育与开拓可以摆脱一味依赖几个主要贸易国家消化出口份额的被动性,近八年的外贸出口趋势正是如此。

四、典型类别产品出口地区结构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出口市场替代、分割消化出口份额的可能性,限于文章的篇幅,此处选取2008年出口额位列前两位的两大类别,分别为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和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其对应出口额为6107.97亿美元和1792.92亿美元。这两类产品均为工业制成品。其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2001~2008年其出口总额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但增幅较小。而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代表的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在这八年间出口额的增速是喜人的。2001年,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的出口额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的1.7倍,到2008年已变为3.4倍。可见我国的出口结构正稳步调整,已从完全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出口到逐步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借助MAPINFO软件,本文将第十一类及第十六类产品在各国的出口额反应到世界地图上,以分析这两类产品出口的地区结构变化(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第十一类和第十六类产品出口贸易的世界市场分布。图3(a)(b)(c)分别为第十一类产品在2001年、2005年及2008年的出口贸易世界分布。从中可以看出,2001~2008年间,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的出口市场扩大明显,在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出口额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市场的开拓。图3(d)(e)(f)分别为第十六类产品在2001年、2005年、2008年的出口贸易世界分布。这三幅图为我们展现的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的出口变化是令人惊叹的。从这三幅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的出口市场的扩大面是非常广的。总的来说,2001~2008年间,我国第十一类和十六类产品出口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拓展明显。
作为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代表,分析第十一类产品2001年和2008年数据可以看到,2001年该类产品出口消化份额在1%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加拿大、巴拿马、新加波和法国。在这八年间,这些主要出口贸易国家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日本从2001年的27.07%下降为2008年的11.56%,韩国从2002年的5.46%下降为2008年的3.02%,美国从2001年的9.18%上升为2008年的12.96%。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比重均有增加。2001~2008年,美国、欧洲作为我国主要出口贸易国,其所占比重是增大的,但由于近年来在汇率、关税等问题上的贸易争端频发,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安全。那么能够分摊一定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份额的潜力市场有哪些呢?分析数据可以看到,2008年该类产品出口消化份额在1%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从原先的13个增加为24个,新增的国家有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比利时、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分别占3.48%和2.13%。另外,这些国家或地区除比利时外均为亚洲国家,可见亚洲市场潜力是不容小觑的。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