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择业基于中外比较高等职业类院校酒店管理学生择业影响因素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204 浏览:27191
论文导读:
【摘要】中国高职生和荷兰职业类院校学生生长在完全不同的国度,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其心理特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笔者通过对他们择业影响因素的比较,找出差距与不足,探究其中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能为中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酒店业拟定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高职院校荷兰职业类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择业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酒店业是旅游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截至2009年,我国旅游专业在校生已达95.24万人,酒店从业人员却依然严重匮乏,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率连年下降,毕业生在酒店业短暂工作后转做他行、“有业不就”的现象也十分突出。
处于西北欧的荷兰,旅游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日制旅游专业在校生为15000人,行业流失率为33%。本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将视角转向酒店业一线员工的主要来源渠道—中国高职院校和荷兰职业类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群体,对同专业不同国籍学生的择业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期望找出共性、差异、差距与不足并探究其中原因,以期能为中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酒店业拟定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100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份;选取荷兰Overijssel省府Zwolle市某职业类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100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对回收卷进行统计处理,旨在对影响两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择业主要因素进行比较。为防止问卷调查的偏颇,笔者还通过网络与这些毕业生进行了多次访谈。最后用比较法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杭州市某高职院校和Zwolle市某职业类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比

综合以往有关高职生择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笔者挑选出了对择业影响较大的可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比性因素作为对比的主要内容:专业认可度,实习体验、择业标准,待遇与前景。

1.专业认可度

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国民对酒店专业认同度不高。认为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工作就是伺候人,没地位没尊严,因而酒店专业不是家长和学生的首选。
在统计64份回收卷时发现,31%的学生是被调剂到酒店管理专业的,有27.2%的学生是自主招生渠道进来的,只有41.8%的学生主动填报了此专业,但也是冲着专业名称中的“管理”而来,以为就业就能直接走上管理岗位。
在60位荷兰毕业生中,6.67%的学生认为当初选错了专业;40%的学生是喜欢为他人服务而选择此专业;30%的学生是因朋友、熟人在酒店业工作,或者度假时与酒店从业人员的谈话激发了对此专业的兴趣。另有2

3.33%的学生认为除了酒店专业,也许还有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2.实习体验

铺床、摆台等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及“上班时间有点,下班时间没点”的行业特征,使实习后的中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普遍觉得酒店业无发展前途。64份回收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实习前有6

7.19%的学生想从事酒店业,实习后只有25%的学生仍愿意从事酒店业。

荷兰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前后要完成三次实习。第一学期在校内餐厅(对外营业)实习9个星期,第二学年实习期为3个月,第四学年实习期为5个月。学生可选择在国内(荷兰)实习,也可去境外实习。该校在16个国家和地区有实习点:较远的国家有中国,海南部的库拉索(荷属岛),非洲西北部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西班牙海外领土);其他都在欧洲本土的英国,爱尔兰,丹麦,瑞典,比利时,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该校充分利用Facebook网站让在校生随时关注学生在各国的实习体验和照片。超过60%的荷兰学生选择境外实习,实习目标呈现多样化特点:一是提高外语能力(如西班牙语、英语等),二是给自己的简历增加份量,欧洲的雇主青睐那些愿意走出自己国家舒适环境的毕业生,有些公司想招募具有新兴市场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尤其看重在中国的实习。三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四是巩固专业技能;五是旅游。在统计的60份回收卷中发现,有58位荷兰毕业生认为,实习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只有2位实习后意识到,酒店工作并不适合他们。

3.择业标准

当今中国的商品消费型经济催生了毕业生价值取向的务实化、功利化,工资高、福利待遇好是毕业生的择业标准。
而荷兰学生的择业标准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酒店管理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喜欢为他人服务,认为酒店业是个有吸引力、高度国际化的行业,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学到很多知识,结交很多朋友,因而大多数从业者对酒店工作充满(见表1)。

4.待遇与前景

中国酒店业的工资相比其他行业要低,薪酬体系并不考虑工作年限等因素,酒店从业人员必须升职才能升薪。
荷兰酒店从业人员的起薪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偏低,比如前台接待的月薪只有1328欧元。但荷兰的薪酬体系充分考虑员工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工作年限,因而一个为酒店工作了20年的普通员工,其工资也可能会比工作年限不长的管理人员高。
荷兰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同样不可能直接走上管理岗位,能得到永久性合同的毕业生不多。2011年旅游专业毕业生中只有26%的人得到永久性合同,其他都是小时工,其中56%有希望成为长期员工。在荷兰,非全日制工种比例占40%,其中70%至80%的人 ,愿意就业于非全日制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工作与个人生活才可以达到合理的结合。

四、对策与建议

1.摒弃陈旧观念,加强专业宣传

中国的社会、大众传媒及家庭对大学生的精英期望观是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率低和流失率高的深层次原因。要摒弃进酒店服务业是最下等的选择的陈旧观点,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利用一切教育力量,如政府部门、新闻媒体、街道社区等,弘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重、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兼顾的就业观念,让工作无贵贱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相信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对服务业的偏见必将逐步减少。

2.实习目标多样化,增加境外实习点

酒店实习后,论文导读:餐饮员工的配置比例高,酒店行业通用的纯客房与员工比例不能反映其员工配置是否合理,例如,荷兰的五星级酒店GrandHotelHuisterDuin,它的餐厅之一是世界顶级的MichelinStar,而它的人员配比也只有0.984。由于国内酒店人员配置过多,旅游淡季员工每天仅有极少的工作量,容易滋生惰性,再加上薪酬低,工作缺乏动力,遇到客人有
学生丧失本行业从业兴趣是不争的事实,但荷兰学生却实习效果良好,值得我们反思。我国高职院校应努力开发境外实习点,向学生提供更有挑战性、更多元化的实习体验,或者选择境外客人和高端商务客多、管理规范和经营状况良好的国内酒店作为实习点。学生有机会多接触境外客人和高端商务客人,外语水平可得到提升,眼界可得到开拓;在管理规范的酒店实习,学生有机会见识先进和实用的管理,经营状况良好的酒店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样的工作情景。总之,要尽一切努力,充分发挥专业实习的正面效应,增强学生从业的信心。

3.改革薪酬制度,培养员工忠诚度

现阶段,工作是大多数中国员工谋生的手段,人们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酒店员工的福利成本相比国内其他行业要高,很多星级酒店提供宿舍、工作餐、工作服,带薪假期和五险一金等。近年来,酒店业利润持续下降,唯有精简人员才能提升薪酬,才能吸引、激励和保留优秀员工。
中国酒店的人员配比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有精简的空间。在荷兰,酒店是按淡季用工的需要来确定长期合同工数量的。3星级及以上的酒店,平均一间客房相对应0.37位员工。拿客房数为128间的酒店为例,应配置47位员工。荷兰的酒店一般只招收36位全职员工,另外11个名额,用24位小时工来弥补。虽然国内某些星级酒店的餐饮规模大,餐饮员工的配置比例高,酒店行业通用的纯客房与员工比例不能反映其员工配置是否合理,例如,荷兰的五星级酒店Grand Hotel Huis ter Duin,它的餐厅之一是世界顶级的MichelinStar,而它的人员配比也只有0.984。
由于国内酒店人员配置过多,旅游淡季员工每天仅有极少的工作量,容易滋生惰性,再加上薪酬低,工作缺乏动力,遇到客人有要求时会互相推托。因此应该精简员工,合并岗位,实行一人多岗,同时给予较高的薪酬,让高素质、高能力的员工做出高贡献。当然,员工与岗位的合理配置需要各酒店根据各自情况反复摸索才能达到。
另外,酒店业还应建立年功序列和终身雇用制度,根据员工在酒店连续工作的年限来增加工资和提升职务,留住经验丰富而乐于工作的员工。
五 结束语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比我国杭州某高职院校和荷兰某职业类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影响因素,以新的视角发现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率低的深层次原因,使借鉴模式更加全面。
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的就业率,降低酒店从业人员的流失率,并不是靠学校教育或酒店行业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建立完善的就业保护立法,使多样化的聘雇契约、弹性工时等成为可能。既能降低酒店淡季劳动力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7ctime.com
的库存,也能为酒店从业人员协调工作和私人生活并获得工作经验提供保障。当晋升和加薪不是酒店从业人员的唯一生活目标时,当薪酬制度利于忠诚的员工时,当社会不再轻视服务行业时,员工流失率必然会降低。
参考文献
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费照伟.北京市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3]张小琴.上海潜在旅游业人力资源研究—以高校旅游专业本科生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