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诺贝尔为学生进展而教——《诺贝尔》一课教学后记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32 浏览:16931
论文导读:法,还可学以致用,推而广之,写出更多更棒的小传来。4.关注“对话”,引导精彩的课堂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通过对话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自觉地体验、理解文本的语言,与文本发生“相似的和谐振动”,而不能游离于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特级教师薄俊生强调,让学生“学一生有用的东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想教什么,要怎么教,归根结底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建构“以学定教”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下面,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关注“需要”,确定精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它着眼于教师的教,落脚于学生的学。教学要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它以后萌芽、生长,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确立精当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师一要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二要关注文本,以文本特点为基础;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研究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的终点。
教学《诺贝尔》一课,笔者除了设定“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了解人物”这些和其他写人类文本共通的教学目标外,还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根据学生学习写作的需要,确定了一个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这个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课教学的新范式——写作本位。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指出:事实上,写作本位,才更为符合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要求。如此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2.关注“发展”,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适宜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教学目标,用活、用足教材资源,寻找到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价值,巧妙地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使学生获得语文生命的拔节。王荣生教授认为,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把它们当作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学习的例文或者样本”,“是利用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引导学生从事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他高屋建瓴的的观点,为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
《诺贝尔》一课的教学内容,重点是引领学生研究“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指向文本的思想内容,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感受诺贝尔爱科学毫不气馁坚持不懈、为人类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怎么写”聚焦小传的语言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白小传的构成要素,包括姓名、国籍、职业、生卒年月、突出成就、主要事迹、社会影响等;领会写小传的写作技巧,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等。选择这些教学内容,旨在深入与浅出之间,在舍弃与获得之间,在课内与课外之间,使文本的价值得到升华,让学生得意又得言,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3.关注“有效”,设计扎实的教学环节 

在“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的引导下,笔者更多地关注学生怎样学。在明晰课文及导学、导练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设计教学环节,真正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活动。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学生学不好的,让他学好。
《诺贝尔》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学习一至二自然段,了解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第二课时分成四个板块:一是谈话导入,引出“小传”话题。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自由言说自己崇敬的人,教师相机出示人物档案或小传,让学生明白小传的构成要素。二是复习旧知,揭示学习任务。复习回顾诺贝尔的基本情况,明白本课的学习任务:学写小传。三是品读课文,感知人物特点。抓住文中的过渡句“为了发明,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切入重点段落的教学,涵咏品味,读出诺贝尔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四是完成小传,指导课外阅读。学生当堂完善小传后,出示诺贝尔自传内容对比,明白同一个人的小传还可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来言说,此时顺势推荐课外阅读《诺贝尔传》,鼓励写出别样的小传来。
以上教学四步曲的安排,以写促读,以写带读,迫使学生品读课文时读出成效,读出深度,读出水平,读出个性;写读互动,读写双赢,不论是课上学生发言,还是课后小传展示,其中学生彰显出的体验力、感悟力、写作力和创造力,都让人感叹教学的扎实有效。学生当堂掌握了撰写小传的方法,还可学以致用,推而广之,写出更多更棒的小传来。

4.关注“对话”,引导精彩的课堂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通过对话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自觉地体验、理解文本的语言,与文本发生“相似的和谐振动”,而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教案是平面的、固定的,课堂是立体的、灵动的,再充分的预设,也会遭遇意外的生成。此时,源于:论文资料网www.7ctime.com
教师应关注“对话”,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的对话,生成精彩的课堂,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诺贝尔》一课,当学生只是从诺贝尔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中领悟他的可贵精神,笔者轻轻点拨:“既然课文是写诺贝尔,为什么还要写人们的齐声惊呼?”如此一问,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课文如何表达上了,学生们恍然大悟,妙语连珠,课堂精彩纷呈。又如当学生初步完成小传的撰写后,有的不由得意起来,笔者发现了这一点,告诫大家不能满足:“要写出精彩的小传,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人物的基本情况要略写,可用一个词、一句话来介绍,主要事迹部分要相对写 详细一些,用几句话来介绍,让大家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伟大的诺贝尔。”此时,学生心悦诚服,纷纷表示要精益求精,马上又投入到与文本的新一轮对话中去,后来撰写的小传质量也就越来越高了。如此引导课堂生成,教师始终心怀课程意识,瞄准价值导向,随机点拨,因势利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得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理解了文本,习得了方法,提升了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应当把眼睛看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看着儿童的明天”,“只有走在发展前头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站在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立场出发,确定精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扎实的教学环节,引导精彩的课堂生成。总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