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大众解读大众媒介建构“女 生”形象大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10 浏览:15825
论文导读: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其中女性媒介形象研究主要包括其形象呈现的频率、再现的方式和象征意义所带来的影响。媒介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具有差异性,这是由女性群体差异性决定的,不同的女性群体所呈现的社会形象也各不相同。本文选取女研究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媒体作为唯一的划分维度,分析近两年来大众媒介对女研究生形象的建构
【摘要】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女研究生如何逐渐被边缘化,公众和媒体为何会戴上“有色”眼镜审视这个群体,进而剖析背后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女研究生媒介与性别媒介定型
从2003年开始,研究生招生人数直线上升。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2009年扩大了5%左右。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不仅是人才的大量涌现,也带来了就业困难等问题。在如今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同时,女研究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而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作为高知人群,女研究生在媒体中的形象不仅具有社会效应,也对其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有重要影响。

一、研究背景

社会性别理论的源自于社会学中的社会建构论。社会性别理论之所以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同社会学领域中社会建构主义流派的出现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①媒介与性别研究比社会性别研究要略早,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其中女性媒介形象研究主要包括其形象呈现的频率、再现的方式和象征意义所带来的影响。
媒介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具有差异性,这是由女性群体差异性决定的,不同的女性群体所呈现的社会形象也各不相同。本文选取女研究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媒体作为唯一的划分维度,分析近两年来大众媒介对女研究生形象的建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将定量与定性结合,选择人民网搜索引擎作为搜索工具。选用这个方法是因为:新闻是客观真实的,其影响力对受众也是直接的,受众和研究者可以直接通过新闻的客观描述揭示新闻背后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选用人民网作为搜索引擎是因为:单个新闻媒体并不能囊括所有新闻界的报道角度,选取全国最大且权威的新闻搜索引擎—人民网,它涵盖了全国各地党报、晚报等主流报纸的内容。
本文的分析单位是客观的新闻事件,其中不包括评论和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做到客观的呈现媒介报道内容和角度,避免了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008年1月到2011年11月这个时间段的新闻作为抽样对象。这样抽样一方面保证了研究样本的数量;另一方面由于2009年专业硕士的扩招,选择2008年到2011年的时间跨度,可以看到新闻报道数量上的变化。为了避免搜索引擎会漏掉部分信息,笔者采取逐月搜索的方法,保证数量基本不发生偏差。笔者在搜索栏里输入“女研究生”,从2008年1月到2011年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9月,共搜索到了478篇样本,其中2008年87个,2009年163个,2010年128个,2011年100个。除去非事件性报道和重复性报道,共得到193篇有效样本。其中,2008年样本40个,2009年样本55个,2010年样本55个,2011年1到9月样本43个。
笔者将搜集到的样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报道事件的性质;报道内容的分类;报道有无倾向性;女研究生在新闻报道中的主体形象和角色;负面报道所引起的社会道德影响。

三、调查结果

1、新闻标题中的主题词

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首先从新闻标题入手,将标题中的主题词进行了分类,按其性质分成了:正面、负面和中性。详细分类结果见图1。
在193个样本中,正面主题词共36条,占总数的18.65%;负面主题词共115条,占总数的59.58%;中性主题词共42条,占总数的21.77%。正面信息包括:《女研究生热心发帖 助大妈卖橙救夫》、《27岁北师大女硕士高票济南当选村官》等。负面信息包括:《女研究生接受中医师物理治疗后莫名怀孕》、《北外女研究生酒店内身亡 警方称其》等。中性信息多是阐述客观事实和数据,如《研究生扩招女研究生比例大大提高》等。

2、新闻内容中的歧视现象

(1)以偏概全,贴“女研究生”标签。笔者发现在新闻中,标题或是主体内容有80%多都被贴上了“女研究生”这一标签。个体能否代表群体?这样以偏概全的表述是否妥当?另外,加个“女”字是不是在性别上起到了提醒和特别区分作用?还是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是不是有意无意赋予了该群体特殊含义?
(2)道德低下。谴责女研究生道德低下的报道占样本总量15.7%,内容主题词包括:“女研究生转让宝宝”、“”、“出租男友”、“甘心”、“傍老外”、“论文”等。传媒反复传播这种消极、负面的消息,其中所暗含的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文化传统、社会道德标准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久而久之,就会在人们心中形成对女研究生的偏执看法。②
(3)黄金“剩女”、“灭绝师太”。这个话题的新闻比重占到了35.8%,主题词有:“情感盲”、“不会谈恋爱”、“性压抑”、“离爱情越来越远”等。媒体甚至把她们称作“黄金剩女”,“灭绝师太”。在报道中过多渲染女研究生“婚恋危机”,女研究生们过度学习导致情感问题被搁置,心理扭曲,过着非正常的生活。③
(4)高学历的低能儿。由于长期处在校园环境,女研究生们的生活单一且简单,当她们步入社会,一时不能适应社会,能力和学历并没有相匹配的时候,大众的目光又产生了质疑。“眼高手低”、“缺少社会经验”等字眼频频使用在她们身上。媒体将她们犯错、上当受骗的过程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此类报道所占比重是15%。
(5)弱者的形象。在对样本进行分类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找工作困难、内心脆弱、性别歧视、性骚扰等主题词也经常出现,这类报道所占比重达到了32%。“招聘被拒”、“用人单位要求签订不准生子协议”这类新闻出现的频率最高。

四、原因解析

1、媒体的媒介定型机制

根据新闻传播学原理,媒介的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如果媒介持续关注某一事件或某一群体,就会形成强化效果。最终,通过“拟态环境”机制在受众那里形成定型。④这些被定型的形象有好有坏,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机制的影响。
(1)新闻价值。媒体关注一个事件或一个群体首先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女研究生是知识、精英人群的代名词,媒体将重心聚焦在女研究生这一群体上,是因为他们与普通老百姓有一定距离,论文导读:
大部分人与她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多交集。窥视她们的生活和隐私是民众好奇心唆使,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对女研究生负面新闻和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密事情进行深度挖掘。(2)公共角色的私人化。在报道内容中,对女研究生情感、身体、隐私的报道占57%,比她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学业、事业的报道多20% 。“女研究生看厕所”、“女研究生下嫁高中学历农民”,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摘自:写论文www.7ctime.com
迈向公共领域时,遭到了舆论嘲笑,这是男权文化把女性社会角色边缘化的一个策略。⑤
(3)媒体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传播媒介的效果和作用主要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为了追求受众,大众媒介进行议程设置,其过程中使用了选择性报道这种典型的方式。⑥
如在《女研究生转让宝宝》的新闻里,媒体并没有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报道。抛弃亲生骨肉虽然有悖社会道德,但媒体应该看到这个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如果女研究生有能力抚养孩子她何苦将亲生骨肉转让他人?在女研究生无力抚养孩子的情况下,社会福利机构有没有帮她一下?为什么高知女性遇到这样的问题更让人诟病?
(4)媒体的“小报化”倾向。“小报化”倾向不只体现在传统媒体,更多的是体现在网络媒体。为了商业利益,媒体不得不迎合市民群体的趣味要求。在对高学历女性进行报道过程中,为了吸引眼球,尽量报道那些带有、、情感、艳照等低俗字眼的新闻。

2、话语霸权下的意识形态

(1)男性话语霸权下的高知女“哑巴”。无可厚非的是,无论是在权力部门还是媒体里,男性工作者一直占多数席位,且掌握着领导权。由于媒体掌握话语权,通过文字和图片等符号的渲染,强化并巩固既有的权力秩序。⑦
(2)“污名化”与“贴标签”。在男性话语霸权下,女研究生成了一个被媒体“污名化”和贴了标签的弱势群体。“污名化”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在选取的媒体报道样本中,就业难、婚恋问题严重、学业压力大、心理问题严重等标签被贴在了女研究生群体形象上;杀人、、、被骗等标签则多用于个体形象上面。⑧
总之,媒介在商业模式的驱使下给高学历女性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巨大的社会阴影之下表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对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群体进行一种抵制和诋毁。大众媒介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阵地,进行不合理的议程设置和无意识的性别歧视,使公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她们的感情、婚恋等私人生活领域。长此以往,高知女性在社会中的自信心会受打击,媒体的公信力也将受到质疑。因此,塑造正确的高知女性形象,客观地报道这一群体迫在眉睫。⑨
参考文献
①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②刘祥平,《媒体对女研究生的象征性歼灭—以腾讯网中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③⑤⑦刘君、廖丽敏,《凸显与遮蔽 ——媒体中的女研究生形象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07(2)
④⑥⑨李枚,《关于网络媒体对“高学历女性”群体媒介定型偏差的实证调查》,《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
⑧王新杰,《女博士:你的名字不叫第三性》,《中国研究生》,2005(2)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