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丹参酮ⅡA磺酸钠。神经生长因子 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23 浏览:24412
论文导读:伴单核细胞浸润。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另一病理特征。神经束膜、施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处的基底膜均可有明显增厚,其中以神经束膜最为显著。病程越长其基底膜增厚越明显,病程短的单神经病则增厚的程度较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同时存在,且伴有明显的髓鞘再生和无髓纤维增生
1672-3783(2012)09-0391-01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25例,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天。神经生长因子4ml肌内注射,隔日1次,14天一疗程。对照组25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4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临床上非常多见,治疗方法也很多。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住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为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住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分为治疗组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40~65岁,平均49.6岁,糖尿病史5年以内者3例,5—10年17例,>10年5例,周围神经病变史0~2年18例,2~5年4例,>5年3例;对照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9~64岁,平均49.2岁,糖尿病史5年以内者4例,5~10年16例,>10年5例,周围神经病变史0~2年20例,2~5年3例,>5年2例。
1.2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有糖尿病史及以下症状之一;①痛痛温触觉过敏,减退或消失,②感觉异常,有蚁行感、异样感。③行走不稳,踩棉花感。④排除非糖尿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3 治疗方法血糖控制按常规糖尿病控制方法,均能得到满意控制。治疗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天,神经生长因子4ml肌内注射,隔日1次,14天一疗程。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4天一疗程。每疗程间歇3~5天,一般1~2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显效:症状消失,感觉障碍平面消失。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感觉障碍平面明显缩小。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6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7ctime.com
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3 讨论
糖尿病是人体全身系统疾病,其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主要是高血糖对微循环的长期慢性侵害,造成营养周围神经的微循环血流变化的紊乱。高血糖可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红细胞功能降低,微循环灌注不足,及胆固醇合成增多,导致血脂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致使末梢神经营养血管微血栓形成。本病主要侵及神经束膜及神经内膜下的细小动脉,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特征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血管损害、代谢障碍、神经生长因子(NGF)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流变学改变等因素有关[1]。神经外膜和内膜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管外膜明显增厚并伴单核细胞浸润。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另一病理特征。神经束膜、施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处的基底膜均可有明显增厚,其中以神经束膜最为显著。病程越长其基底膜增厚越明显,病程短的单神经病则增厚的程度较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同时存在,且伴有明显的髓鞘再生和无髓纤维增生。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za)中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得到的水溶性物质。成分主要是有隐丹酮、丹参酮ⅡA、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酮甲酯、异隐丹参酮以及丹参新酮等,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孪、加速血流、抗缺血、缺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促纤溶作用,还可清除自由基、促进组织细胞修复、抗氧化、减少内皮素释放、钙通道阻滞作用、血栓素/前列环素平衡调节作用等。因而在药理活性上是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2]。从而具有改善神经营养,保护神经组织,促进并恢复神经功能。 神经生长因子是迄今唯一得到鉴定的神经营养性因子[3]. 其作用:调节中枢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加速神经纤维发育;可保持神经元的免疫程度,防止自身免疫发生,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联合使用药物,起到多靶点、多环节治疗的目的。本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这样的多靶点给药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卫重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3):204
[2]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16
[3] 刘春平,何邦平,蔡龙荣等.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9,6(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