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城市低龄空巢老人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72 浏览:10479
论文导读:侧重于研究低龄老人的问题,因此把老人年龄上限限定为69周岁,即所谓的低龄老人。本次研究还将从养老的角度探讨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因此本次调查选择潘金洪的定义来定义空巢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中,随着最小的孩子长大,因求学、就业、结婚或其他原因离开家庭,使原有家庭进入大部分时间只剩下父母两人单独居
摘 要:本研究以低龄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低龄老人失落感与孤独感较低,心理状况较好;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失落感和孤独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次序分析,发现与配偶居住情况、与子女关系等因素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影响显著,而是否空巢、其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均未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低龄老人对于子女的精神养老需求较低。而对于精神养老而言,更应该强调对无配偶同住的老人进行必要的关心;强调子女与老人的关系,而不是强调老人与子女居住状况。
关键词:低龄老人;空巢老人;心理状况
1003-1502(2012)05-0058-06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空巢老人家庭日益增多,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未来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由于空巢家庭的普遍性和高危性,我国学者对空巢家庭,特别是对于空巢老人的心理方面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对于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主要是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比较[3]以及分析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是从空巢老人整体上进行研究的。但是,从养老的角度而言,我们已经按照年龄将老人划分为低龄老人、中龄老人与高龄老人三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提出不同的养老措施,相当数量的学者认为中高龄老人才需要养老,而低龄老人的养老需求很低。那么,对于空巢老人而言,是否也应该按年龄有这样的划分?
本研究试图从低龄老人的角度出发,探究低龄老人,特别是低龄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他们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有哪些因素、特别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他们是否需要子女给予心理层面的养老支持。

一、 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概念及操作

1.低龄老人和空巢老人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低龄老人,至于老年人的界定,虽然国际上以60周岁以上为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但是考虑到中国的退休制度,中国大多数女性在55周岁之后就退休进入养老状态,本次研究的老人年龄界限为55周岁以上。因此,本次调查的空巢老人为处于空巢家庭内、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老人。同时,由于本文侧重于研究低龄老人的问题,因此把老人年龄上限限定为69周岁,即所谓的低龄老人。本次研究还将从养老的角度探讨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因此本次调查选择潘金洪的定义来定义空巢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中,随着最小的孩子长大,因求学、就业、结婚或其他原因离开家庭,使原有家庭进入大部分时间只剩下父母两人单独居住或夫妇中的一人居住的阶段。”[5]而空巢老人即处于这种家庭类型之中的老人。

2.心理状况

关于精神赡养,目前我国学术界一般是从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6]而在分析养老问题中的精神赡养必要性时,一般而言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认为老年是一个不断遭遇丧失的阶段,这种丧失会给老年人带来人格尊严上的极大冲击,会促使老年人产生更多的情感或精神需要;二是由于代际分居及子女数量少等原因,老年人也更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等不良心理反应。[7]因此,本次研究从两个方面了解低龄老人的心理状态,一是尊严丧失所带来的失落感,二是代际分居、子女数量少及缺少亲情所带来的孤独感。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为了从整体上宏观地把握低龄老人的心理状况,了解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心理状况上的异同,需要使用定量研究中的调查研究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低龄老人心理的因素,验证“空巢”这一因素在老人心理健康上的影响作用,需要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并借助于模型,因此需要借助调查研究来获得数据资料,并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引入到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中。[8]

2.影响因素的选择

失落感与老人自身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联系,因而本研究选择了老人的年龄、收入、性别、学历、退休与否、家务承担情况、是否与配偶居住[9]等基本情况作为考虑因素。另外,由于社会支持会影响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10]因而本研究还选取了老人与子女沟通情况、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作为老人得到的社会支持,选择老人与社区交流的情况作为老人的人际交往情况。本研究还试图发现老人的子女是独生子女这一因素是否能成为老人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的因素,因此也将该因素纳入到本研究的模型中。

3.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笔者2011年对南京市建邺区低龄老年人的抽样调查。该调查是以多段调查的方式进行的。首先从建邺区中随机抽取了街道,然后在街道内随机抽取了若干社区居委会,最后随机抽取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本次调查的填答问卷时间为30分钟左右,是由调查员以“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方式进行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为9

1.6%。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结果

(一)失落感
从表2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低龄老人中很多或较多有失落感的不超过二成(占12.6%),超过六成的老人很少或较少有失落感(占5

3.1%)。可见,低龄老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人中有失落感的比例不高。比较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可以发现:低龄空巢老人中有很多或较多失落感的比例(占8.3%)远低于低龄非空巢老人中很多或较多有失落感的比例(占17.2%),低龄空巢老人中较少或很少有失落感的比例(占65.0%),略高于低龄非空巢老人中很少或较少失有落感所占的比例(占61.0%),低龄空巢老人在该方面的情况好于低龄非空巢老人,但是似然比检验并未发现二者在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Likelihood Ratio=4.474,df=4,p=0.322)。本次调查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由于交互表并未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对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失落感上的异同比较无法说明“空巢”这一因素是否会对老人的失落感有显著影响。为了更好地验证“空巢”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低龄老人的失落感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论文导读:
有必要对低龄老人的失落感进行次序分析,以便更好地发现影响低龄老人失落感的因素。表3是低龄老人失落感的次序分析,表中以Estimate为0a的组为参照组。分析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空巢并未成为影响低龄老人失落感的显著因素。而低龄老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收入、性别、子女数、学历、退休与否、家务承担情况也并未影响到低龄老人的失落感。同时,独生子女因素也并未显著影响低龄老人的失落感,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失落感上应该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低龄老人失落感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与配偶居住、与子女的沟通情况、与子女的关系;与配偶居住低龄老人的失落感比未与配偶居住的低龄老人低;与子女沟通情况多的低龄老人存在失落感的情况明显少于与子女沟通情况少的低龄老人;与子女关系亲密的低龄老人存在失落感的情况明显少于与子女关系不亲密的低龄老人。

(二) 孤独感

分析表4不难看出:低龄老人中很多或较多有孤独感的比例并未超过一成(占9.5%),超过六成的低龄老人(占63.9%)很少或较少感到孤独,大多数低龄老人并没有孤独感。比较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可以看出:低龄空巢老人中很多或较多有孤独感的比例(占8.4%)略少于低龄非空巢老人所占的比例(占10.9%),而低龄空巢老人中很少或较少有孤独感的比例(63.3%)略低于低龄非空巢老人所占的比例(占64.6%),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存在孤独感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似然必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与以往研究相似。[11]
为了更好地验证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同样对低龄老人孤独感进行次序分析。表5为低龄老人孤独感的次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老人的年龄、性别、学历、退休与否、承担家务的情况、其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空巢与否、老年人与子女的沟通情况、老年人的社区活动情况并未显著影响低龄老年人的孤独感,而老年人是否与配偶居住、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老年人的收入显著影响着低龄老年人的孤独感。与配偶作伴的老人存在孤独感的情况明显好于未与配偶居住的老人;与子女关系亲密的老人存在孤独感的情况明显好于与子女关系不亲密的老人。老年人收入越高,其孤独感的程度反而越高。

三、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对低龄老人失落感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与配偶居住情况、与子女关系情况、与子女沟通情况等因素,而是否空巢、其子女是否是独生子女、年龄、性别、收入、学历、退休与否、参与社区活动等因素对低龄老人失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失落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存在失落感的情况均不多。
对低龄老人孤独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老人的收入、与配偶居住情况及与子女关系情况,而是否空巢、其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年龄、性别、学历、退休与否、参与社区活动等因素对老人孤独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孤独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存在孤独感的情况均较少。
本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思考三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心理状况(包括失落感和孤独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结论有所不同,其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这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本次的被调查者为低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较好、有足够的健康条件进行社会交往、能够承担基本甚至较为复杂的家务劳动。而交往有效地减少了低龄老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承担家务劳动增强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信心和自信心。以往研究也认为低龄老人的养老问题并不严重,这促使我们将更多的养老问题关注点聚焦在中高龄老人群体上。
其次,与配偶居住的重要性何在?
研究结果显示:是否空巢即是否与子女同住并不会影响到低龄老人的心理状况,然而是否与配偶居住极大影响着低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对于低龄老人而言,与配偶居住远比与子女同住重要。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承认养老中子女的作用的同时,也建议养老要依靠自己,[12]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还在关注子女对于老年人养老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让子女更好地为父母养老,而忽视了老人的配偶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是否与配偶居住这一因素对低龄老人失落感、孤独感影响的分析,发现配偶在养老中的作用正在凸显出来。随着子女单独居住情况的增加、能够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将越来越少,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配偶在养老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老人与配偶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将成为一种养老的必然趋势。但是,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失去配偶、单独居住的老人而言,孤独感和失落感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心理问题。如果能让单独居住的老年人重新获得伴侣,那么对于老年人的养老、特别是心理支持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社会对于老年人的黄昏恋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如何解决老年人再婚所面临的压力?如何保证搭伴养老中老年人的利益?这是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的。
再次,子女如何让老人的心理更加健康?
研究结果显示:是否空巢并不重要,是否与子女同住也并未显著影响到低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而与子女关系的情况、与子女沟通的情况是影响低龄老人失落感和孤独感的显著因素。这就意味着对于低龄老人而言,与子女同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低龄老年人要与子女保持亲密的关系和较多的沟通。当低龄老人能够从子女那里获得情感支持的时候,是否与子女同住已经不再重要;即使没有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也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健康与安宁。因此,对于子女而言,需要做的不只是想方设法与低龄老人同住、给他们养老的经济保证,而应该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牵挂,并获得足够多的来自子女的情感支持和安慰,这对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赵芳(2003)等对空巢老年人做的调查显示,只有71.6%的子女能够做到每周一次及以上来看望老人,15.8%的子女能够做到半月一次或每月一次。[13]因此对于无法与父母同住的子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导读:94-296.张骑,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8):2334-2335.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西北人口,2006,(5):17-20.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浙江学刊,2007,(3):10-16.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7):405-407.
王玲凤.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1):2932-2935.
[3] 李德明等.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3):294-296.
[4] 张骑,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8):2334-2335.
[5] 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J].西北人口,2006,(5):17-20.
[6] 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7]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J].浙江学刊,2007,(3):10-16.
[8] 李志辉等.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

5.278.

[9] 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李德明等.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9):614-617.
[10] 王玲凤, 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118-122.
[11]〔日〕林明鲜等.城市“空巢”老人与孤独感研究[J]. 社会工作,2008,(3):43-46.
[12] 风笑天. 面临养老: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心态与认识[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6):64-72.
[13] 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