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炼就第三只眼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35 浏览:153419
论文导读:人生志向啊!更令人敬佩的是,子期听出伯牙的所思所想,不是用一种安慰的话来告诉他,也不是心怀同情来述说,而是用一种赞叹,没有说任何与前途、志向有关的话,而用泰山、江河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你说,这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如果子期不能“得之”,也就没有后来的伯牙绝弦的结局了。原以为,我对这个文本已经解读到位了,但
王崧舟老师说过,要“炼就第三只眼睛”,才能发现文本的奥妙。其实每一堂课教师的教学都是对文本的一次解读历程,你解读到什么程度,就会教到什么程度。只有心中装有厚厚的有关文本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诠释语文课堂。
文本细读的着眼点肯定是语言,教师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呢?第一,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林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第三,你有多种姿态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第四,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细读不是文本,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
用王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我尝试细读了三篇文本。第一课是《伯牙绝弦》,对文本我进行了如下解读:
短短的七十几个字,蕴含着很多文言文的奥妙,如“兮、哉”这两个语气词很有特色,现代文中这两个词已经用得比较少了,典型的只有“神秘兮兮、神经兮兮”这些词语,而在文言文中,这样的词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一般都带有强烈的语气,而且读时往往需要延长语气,同时还要稍作停顿。再如,一字多义现象,“善”这个词有两种解释,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意思,这种现象在现代文中非常普遍。还有像“念、志”等词是属于同义词,意思相似,都是心字底,都有“心里想”的意思。像“谓”“世”等字其实都是一个词,文言文的表达就显得言简意赅了。
另外,文中的几个叠词值得细细品味。峨峨、洋洋两个词,一个是形容山之高,另一个是形容水之广,以此来比喻泰山和长江黄河,令人展开无限的想象,伯牙仅仅是弹奏高山流水,他还会借哪些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既然是知音,那么我想除此之外,子期肯定还能听出更多的音乐之声。同时,这也是文言文的精练所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能将文本读厚读深。“一切景语皆情语”,伯牙把自己的情怀深深地寄托在那高山流水之中,这是他心境的表现啊!而子期呢,我想这音乐更是触动了他内心的情弦,于是两个孤独的人由此走到了一起。
其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细细推敲,子期如何得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你看,心中所想所思,子期能一一道来,这才摘自:学术论文网www.7ctime.com
是知音,明白自己的人生志向啊!更令人敬佩的是,子期听出伯牙的所思所想,不是用一种安慰的话来告诉他,也不是心怀同情来述说,而是用一种赞叹,没有说任何与前途、志向有关的话,而用泰山、江河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你说,这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如果子期不能“得之”,也就没有后来的伯牙绝弦的结局了。
原以为,我对这个文本已经解读到位了,但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又露出了破绽,被王老师一语点破:这里的高山、流水是泛指,这里的泰山、江河是特指,专指泰山、长江、黄河。
在接下去细读《乡下人家》一课的过程中,我真的丝毫不敢马虎了,睁大了眼睛,尤其是要用上第三只眼,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幅插图都去注意一番,不断地触摸文本,发现奥妙的机会越来越多。
比如这个句子的解读比较到位,在后来的课堂实践中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一提起那些高楼门前蹲着石狮子或竖着大旗杆的人家,总给人以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陌生感,你不会去亲近它,甚至走过这样的大门,也不敢正眼看它。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带有不可侵犯的意味,同时有镇宅、避邪的作用。乡下人家自然不会用石狮子来守门,甚至没有一扇大铁门,扎一道篱笆,就是门,垒一堵泥墙就成一个院儿,当花儿落了,藤上挂起了青、红的瓜,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如果说,门前蹲对大石狮、竖根大旗杆是一种威武的人工之美,那么这瓜、藤、花组成的别样的装饰自然就是天然之美了,怪不得作者也会发出“可爱多了”的感叹!
惭愧自己也如王老师说的那样,之前上课是先捧着教参“啃”,等真正上课时已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在东搬西抄。当然也有教师跟我一样认为,如果我们每篇课文都去细读,哪有这么多时间?我个人认为,我们不需要每一篇课文都去解读,读就要读经典的东西,选重点的进行解读,我想如果我也能够每单元都能细读一篇,这也许对克服我的精神惰性大有帮助吧。对第三篇课文《拉萨古城》的解读,我感觉自己又有了一点进步,不再像《伯牙绝弦》一课那样走死胡同,而是更多地去寻找一种破绽,更用上了互文参照的方法。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老的话铭记在心。只要我的语文教学继续下去,我也会将文本细读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