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与大萧条爆发背景与演变过程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69 浏览:22425
论文导读:金储备不断告急,世界各国穷尽手段来争夺黄金。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协调机制大大增强,主要国家采取了同向的救市措施,政府间提供紧急贷款援助,IMF推行了备用信贷安排、短期贷款安排等举措,2008年G20决定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二、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一)传导范围大萧条

摘要: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被认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本文从货币与金融的视角,从世界经济格局、金融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次危机的爆发背景,着重从传播范围和传导过程对比分析了两次危机的演变过程。在对比分析爆发背景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爆发背景对演变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及演变过程比较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爆发背景 演变过程

一、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比较

(一)世界经济基本格局

两次危机来临之时,美国均处于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均成为危机的发源地。但两次危机中美国所处的支配地位不同。一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二战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欧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其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二)金融体系

两次危机金融体系的差别还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影子银行和融资方式等方面。大萧条之前金融机构基本没有动力开发金融衍生品,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加强,为了开拓业务,各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金融衍生品充斥市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还出现了影子银行,存在着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分业经营减少了银行的投资机会,低存款利率促使银行的存款资金转入其他投资渠道,20世纪60年代伊始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三)国际货币体系

两次危机期间的汇率弹性是不同的,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在大萧条期间,世界各国普遍奉行金本位制度,黄金输送点决定了各国汇率波动的幅度相当有限,固定汇率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固定汇率制使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本轮经济危机之前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所增强,以邻为壑的做法比比皆是。
相对于大萧条而言,二战后“中心-”国家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在大萧条期间,受金本位制的影响,各国货币的泛滥程度是受到控制的。但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不再仰仗于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国家之间的义务权利不对等导致美元泛滥,2007年的剧烈调整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

(四)国际协调机制

大萧条期间,国际协调机制比较脆弱,各国纷纷推行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1930年6月,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由38%提高至52%。作为回应,各国随后开始了报复性贸易战,主要经济体平均关税高于50%。其次是金融保护主义。在大萧条导致大量银行倒闭的背景下,民众极力追逐现钞和黄金,各国黄金储备不断告急,世界各国穷尽手段来争夺黄金。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协调机制大大增强,主要国家采取了同向的救市措施,政府间提供紧急贷款援助,IMF推行了备用信贷安排、短期贷款安排等举措,2008年G20决定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二、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

(一)传导范围

大萧条波及世界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日欧均深陷其中,但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受其影响,苏联在西方国家深陷大萧条期间仍然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相比较而言,随着世界上各国经济金融往来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危机范围包括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传导过程

两次危机均经历了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蔓延这一过程,首先是资产泡沫破灭,股市、楼市中的投资者纷纷破产,虚拟经济风光不再虚拟经济的不景气进一步拖累了实体经济,随着投资者持有的流动性不断削弱,实体经济不得不面临通货紧缩,各宏观经济变量不断下滑,各国陷入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而起,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注资850亿美元拯救AIG公司,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倒闭,并引发全球股市下行。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通过国债与公司证券化衍生品将次贷危机的风险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2007年8月,法德日等国开始向处界披露次贷所造成的损失,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播至其他国家,并以迅雷之势席卷全球。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经历了股市下挫、汇率下跌,冰岛克朗一路狂贬,流动性危机迅速席卷其他国家。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7ctime.com

(三)演变过程的对比分析

1.相同之处

两次危机均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虚假繁荣造就了资产市场的巨大泡沫,泡沫被刺破之后,投资者纷纷破产,宏观经济数据下滑。两次危机的发源地均在美国,并且通过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这两个途径波及到世界各国。两次危机均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但影响的程度和方向有轻微区别,大萧条导致金本位制终结,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在IMF中话语权有所增加,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2.不同之处

当然,两次危机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主要差异有二。
危机演变过程对监管准则改革存在不同影响。大萧条充分暴露了分业经营、分业监控模式的弊端,“格拉斯-斯蒂尔法案”确立了美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新模式,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成为各国的主要模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认识到监管不力的问题,美国金融体系有重拾混业经营的可能性,监管结构也可能会从伞形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
在危机演变的过程中,人们对安全资产的范围和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在金本位的约束机制下,黄金成为安全和流动性的一个基准,这个基准是:黄金或者能够以标准比例兑换黄金的资产。2008年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的范围被扩充了,一系列黄金以外的资产列入了这一范围,包括:在央行的存款;政府债券。

三、两次金融危机爆发背景对演变过程的影响

从两次危机的对比分析来看,危机爆发均包含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快速上升所导致的资产泡沫、金融监管存在明显缺陷、消费储蓄严重背离、经济结构失衡等背景。这就说明,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危机的爆发,需要各国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中特别论文导读:景密切相关:(一)金融体系方面金融体制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危机的国内传染性和持续时间。大萧条期间各国普遍实行混业经营,正由于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的狂热导致大危机的爆发,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交叉经营所带来的秩序混乱增强了危机的传染性,混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相比较而
地加以注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基于单一目标(CPI稳定)和单一工具(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进一步地,资产很有可能影响到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关注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要关注低通胀与高资产的现象,而不能唯物价论。除了共同特性,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两次危机爆发背景与演变过程的不同之处,并总结爆发背景在危机演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从数据的对比分析来看,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基本稳定,而“大萧条”中金融机构大量倒闭,股票市场历时6年才稳定。类似地,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实体经济亦好于“大萧条”,本次危机中多数经济体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恢复增长,新兴经济体复苏快于发达经济体,而“大萧条”时期先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先复苏,主要经济体历时4年左右才恢复增长。
总而言之,两次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后果在时间和冲击强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别,这和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密切相关:

(一)金融体系方面

金融体制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危机的国内传染性和持续时间。
大萧条期间各国普遍实行混业经营,正由于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的狂热导致大危机的爆发,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交叉经营所带来的秩序混乱增强了危机的传染性,混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
相比较而言,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大部分国家实行了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虽然美国1999起所重新推行的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之

一、但其他国家所推行的分业经营有助于减少危机的传染。

(二)国际货币体系方面

国际货币体系的区别导致了各国货币政策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7ctime.com
自主性的区别,进而决定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时机和规模,并对经济复苏产生了不同影响。
“大萧条”时期金本位限制了货币政策空间,黄金输送点决定了固定汇率制度的存在,各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相当有限,通货紧缩在主要工业化国家蔓延,导致危机恶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金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货币泛滥,也不存在“中心-”国家的权利义务非对等性,只不过这些好处相对于弊端而言显得太微不足道而已。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牙买加体系导致美元泛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货币根源。但更为重要的是,“牙买加体系”体系下各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政策能够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这一制度背景增强了宏观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相对于大萧条而言,各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台的时机更为合适,经济刺激方案的规模更为庞大,对于经济复苏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协调机制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方面

不同的协调机制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决定了两次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路径和传染力度。
大萧条时期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国际事务间的协调主要依赖国际会议,全球处于秩序混乱的阶段,英国地位下降,美国奉行自顾政策。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缺失导致国与国之间难以在大萧条期间进行政策协调,相反地,一国将他国视为竞争对手,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保护主义横行,以邻为壑的宏观政策大行其道。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经济治理机制的构建,IMF、世界银行、G7等平台在国际事务协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各国经济刺激政策步伐趋于一致,欧美频繁联手货币互换、协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国纷纷推出积极财政政策。正是由于政策的一致和协调,各国有效地抗击了国际金融危机,遏制住了跨国风险的外溢,大大加快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四、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及演变过程比较的启示

(一)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保持好宏观政策的独立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国政策往往受其他国家的影响,特别受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的影响。在牙买加体系下,“中心-”国家之间的义务权利并不对等,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心国”不断注入流动性,加大了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并影响到“国”的通胀预期。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各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持宽松经济政策,“国”在未来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输入,并可能会出现国内资产上涨的局面。“中心-”的格局会挤压“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性,需要“国”谨慎应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负面效应。

(二)央行应更多关注资产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从两次危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两次危机均源于资产泡沫,流动性泛滥导致了资产过快上涨,最终以危机的方式来纠正经济结构并重创实体经济。从历史上来看,各经济体通过宏观政策控制住了通货膨胀,但资产波动却一直难以得到熨平,深受危机影响的许多国家在危机来临之前均保持了低通胀水平,货币政策是否应当针对资产作出反应再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忽略资产构建体系的政策是错误的,因为的稳定本身不会传导产生金融稳定。低通胀背景下所发生的资产波动有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央行应更多关注资产和货币政策的关系,确定资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及影响方向,准确判断资产波动情况及其原因,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三)更具弹性的汇率有助于抵抗外部冲击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单一货币在货币篮子中权重过高往往会导致削弱汇率制度的弹性,不利于增强应对危机的灵活性。首先,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相互影响较大,汇率僵化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其次,大量金融衍生工具为巨额国际游资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炒作条件,如果面临经常项目顺差,汇率僵化很容易引发国际游资的攻击;最后,汇率僵化导致国际收支自动平衡机构失灵,内外平衡之间的冲突难以解决,往往顾此失彼。总结到一点,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需要考虑贸易伙伴国承受能力、贸易竞争国之间竞争、地理位置等因素的条件下动态调整权重,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汇率水平的弹性,维护我国抵抗外部冲击的宏观政策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