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29 浏览:46170
论文导读:
1672-3783(2012)08-0101-01
急性期脑出血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探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各种治疗方法,仍是目前神经病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表明,决定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颅内血肿的部位、大小及脑水肿的程度。因此,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清除颅内血肿。但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采用的脑部血肿清除术或脑内血肿引流术并没有达到显著减少该病病死率、减轻其致残率的目的,提示治疗上不仅要针对血肿,还应着眼于打断其发病后一系列病理生理方面的恶性循环。传统治疗方法除有助于控制颅内高压外,对改善出血后继发脑组织病理生理变化帮助不大。脑出血患者使用强力脱水剂虽可使血肿周围水肿减轻,但可导致血液浓缩,使血肿形成瘀血而影响吸收。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概述如下。
1 活血化瘀方药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1.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谢道珍等采用分期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235例,分中脏腑(闭证与脱证)、中经络,后者又分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痰湿中阻3型。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贯穿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对颅内压升高的重症患者同时应用脱水剂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徐学美对发病当日至7日以上入院的急性脑卒中60例(缺血性44例,出血性16例)采用辨证分型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的同时,予丹参注射液(16 ml,每日1次)静滴,辨证为脉络空虚、风邪入络者用自拟卒中1号方(秦艽、当归、茜草、羌活、川牛膝、生地、熟地、赤芍、川芎、桂枝、黄芩、僵蚕),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者用自拟卒中2号(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川牛膝、赤芍、桃仁、地龙干、红花、桂枝),肝肾阴虚、风火上扰者用自拟卒中3号方(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杜仲、川牛膝、西茜草、益母草、枸杞子、桑寄生、川石斛、鸡血藤)治疗,总有效率96.7%。朱冬胜等针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火、痰、瘀病理因素常相互交织的特点,用羚蝎胶囊(羚羊角、水蛭、三七、全蝎)、熄风开窍合剂(黄连、麦冬、胆星、僵蚕、石菖蒲)中风系列方,对发病72小时内入院、出血量在30 ml以下的103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50例、西医对照组38例、清开灵对照组15例,发现羚蝎胶囊等中风系列制剂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1.2 辨病治疗。贾文魁等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中风急症中疗效与剂量的关系,运用较大剂量(每次36~40 ml)静滴治疗中风急症42例(包括出血及梗死),基本痊愈率38.1%,总有效率95.2%;设小剂量(每次16~20 ml)治疗53例为对照,基本痊愈率18.9%,总有效率79.2%,2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李相中等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合通腑祛瘀散(生大黄、芒硝、地龙)治疗脑出血急性期50例,并与单用西药的50例作对照,发病到入院时间为0.5~46小时,出血量4~62 ml,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0%,对照组为62.0%(P<0.05)。沈卫平等在西药基础治疗同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超早期应用治疗脑出血32例,并与亚急性期以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40例和单用基础治疗的47例对照,提示前者在恢复意识和促进脑内血肿吸收方面均有显著作用。李如奎等将3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30 ml,小脑出血≥10 ml,脑干出血≥5 ml)患者随机分为2组:丹参组(1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6~24小时加丹参注射液16 ml(每2 ml相当于生药3 g)静滴,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0.0%)优于对照组(33.3%),P<0.01;丹参注射液组病死率(13.3%)低于对照组(53.3%),P<001;丹参注射液组治疗14日颅脑CT血肿吸收率(6

6.2%)明显优于对照组(337%);2组均无再出血或血肿扩大。

2 活血化瘀方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王超等首先应用微创术清除颅内血肿,然后适时应用扩血管、活血化瘀药刺五加注射液40 ml(每20 ml含生药20 g)静滴相连贯的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44例,临床证实可明显提高疗效。王宝亮等将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42例随机分为单手术组、手术加中药组各21例,2组均酌情配合降压、抗感染、支持疗法等,中药组在术后第3日每日给逐瘀汤(三七与泽泻之比为1∶4)。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愈率与显著进步率之和2组有显著性差异,加中药组优于单手术组(P<0.05)。
3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活血化瘀方药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丹参和多种活血化瘀药物对凝血机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此外,多种中药及有效成分均有直接或间接减少氧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抗氧化酶类的功能,对组织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实验还表明,某些活血化瘀药具有加速和促进血肿溶化与吸收以解除脑受压的作用,有利于脑神经功能的恢复。陈贵海等观察水蛭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证明水蛭对大鼠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治疗作用,且呈量效关系;促进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并增强其功能是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邹丽琰等用SHR/SR大鼠为模型观察中风脑得平冲剂(主要成分西茜草、酒军、桃仁、蒲黄)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神经症状恢复较快,存活期延长,且脑系数、脑病理形态学、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等均明显改善。提示该药具有抗脑水肿、有利于血肿的清除吸收、恢复脑功能等疗效。朱冬胜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羚蝎胶囊(羚羊角、水蛭、三七、全蝎组成)、通腑合剂(大黄、芒硝、桃仁组成)、熄风开窍合剂(黄连、麦冬、胆南星、僵蚕、石菖蒲)中风系列制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内皮素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减轻脑水肿和增加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有关;且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羚蝎胶囊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胶质细胞增生的能力较其它各方剂强,这也支持在治疗脑出血方面应该尽早运用活血化瘀药。
总之,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有许多益处:有助于颅内血肿的吸收和脑水肿的尽快清除;可防治脑出血后继发的缺血性进程;可消除脱水剂的诸多弊端。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出血的实验性研究也逐渐增加,但关于活血化瘀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安全性问题,仍有待更深层次地探讨和研究。